上外新葡萄8883官网西索聊原·第十六期: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理论的批判及其时代价值——再读《哥达纲领批判》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6-19浏览次数:415

2022517日晚,新葡萄8883官网“西索聊原·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读书会”第十六期顺利举办。此次读书会的主题为“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理论的批判及其时代价值——再读《哥达纲领批判》”,主讲人为复旦大学哲学院王瀚浥博士,读书会由新葡萄8883官网王宝珠副教授主持。

王瀚浥博士以再读《哥达纲领批判》的问题意识为导向,提出思考与分享此文本的缘由:收入分配制度不但关乎到个人的根本利益,也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我国当前社会仍存在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通过回溯《哥达纲领批判》,把马克思的思想与中国具体理论相结合,有助于厘清我国分配理论演变的内在逻辑,对于当下的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妥善处理。

第一,王瀚浥博士介绍了马克思撰写《哥达纲领批判》的历史背景及其写作意图。19世纪上半叶,德国政治分裂,经济落后,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并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力量。当时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推翻封建统治、消除封建割据、实现德国统一。19世纪60-70年代,德国工人运动演变出相互对立的两派:“拉萨尔派”以及“爱森纳赫派”。19世纪70年代的德国时局迫切需求两派合并,两派领导人为求合作统一,全然接受拉萨尔机会主义的思想,马克思以《哥达纲领批判》全面批判了拉萨尔主义,以厘清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与非社会主义思想的区别。

第二,王瀚浥博士明确了拉萨尔分配思想的错误实质。拉萨尔的分配思想深受古典经济学家分配思想的影响,因此,回溯斯密、李嘉图和萨伊的收入分配理论成为必要。斯密将劳动价值论和社会分工理论引入收入分配理论,用劳动说明了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李嘉图将劳动所得价格划分为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决定工资变动的两大因素是工人人口的自然繁殖率和绝对数量的变化,并受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提出生存工资理论。萨伊以效用论反驳斯密的劳动价值论,他指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资本和土地这三个生产要素协同创造的。拉萨尔照搬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受资产阶级调和论的影响,提出依靠国家建立生产合作社、“铁的工资规律”等观点,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幻想,掩盖了资产阶级社会的阶级矛盾。

第三,王瀚浥博士介绍了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如何从三大方面对于拉萨尔分配思想进行批判。首先,拉萨尔认为在未来社会,劳动所得应当不折不扣和按照平等的权利属于社会一切成员。马克思反驳道:假如劳动所得就是劳动的产品,那么在共产主义社会里每个劳动者的分配也必是“有折有扣”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则是雇佣劳动基础上有折有扣的劳动收入,所谓“不折不扣”是无法实现的空想。其次,马克思批判了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拉萨尔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共同合作生产与极端个人主义分配的矛盾,他试图通过改变分配方式而不触动私有制,实现理想社会和平等权利。马克思指出所在劳动产品与劳动者分离的基础上,“公平的分配”是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维护,会将工人运动引向改良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实质为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最后,马克思批判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他指出,“铁的工资规律”违背了科学的剩余价值,是歪曲了李嘉图工资理论和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经济谬论,还掩盖了工人贫困化的根源。马克思有力地回击了拉萨尔陈腐不堪的经济学观点,全面肃清拉萨尔主义在党内的影响。

第四,王瀚浥博士提出,马克思对拉萨尔分配思想批判的理论价值在于:首先,他批判了“平等的权利”和“公平的分配”的非现实性,阐明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其次,捍卫了“生产决定分配”的根本原则,有助于深化分配体制改革,着力提升劳动主体的获得感。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隐蔽性及其所产生的剥削关系本质,也有助于我们思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如何实现生产与分配的辩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