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转载于《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贡献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五)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舒/王宝珠/高晓林/赵勇/丁冬汉 2021-12-16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海理论界围绕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的重大思想、重大观点、重大论断组织开展深入研究,举办系列专题研讨会。日前,以“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贡献”为主题的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在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not召开,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新葡萄8883官网承办。当天,还举行了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not分中心揭牌仪式。
观点集萃
把握时代主题的新变化
复旦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经理李冉教授强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实践创新具有前所未有的丰富性,为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丰富空间。我们要把握时代主题的新变化,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方面,思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如何继续发展,既要强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国情的结合,也要更加强调与时代特征的结合,还要强调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彰显中华文化与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华东政法大学公司党总支书记何益忠教授认为,六中全会《决议》将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八个明确”扩展为“十个明确”,体现了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创新。《决议》用“十个明确”概括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反映了新思想的开放性特征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三个重大时代课题”的科学把握和深邃思考,更为系统、全面地阐明了新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核心要义。
华东理工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徐国民教授从民族复兴的视角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他认为,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发展的历史主题,是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今天,我们必须站在“13个方面历史性成就”的基础上,在坚持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十个明确”的过程中,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深入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
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not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首席专家郭树勇教授认为,习近平外交思想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实践性等特点。推动习近平外交思想不断丰富的内外因素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身的不断丰富发展,新冠肺炎疫情等国际形势变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等等。百年大党再出发,需要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观等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成就做理论总结,进一步提炼人类共同价值和中国独特外交风格等。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王瑶副教授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国际主义”很长一个时期都是与“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作为概念共同体进行讨论的。对于“国际主义”的研究,以往更多强调的是其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但缺乏对“国际主义”付诸实践的细察,即便有研究,也仅限于中国共产党对“保卫苏联”问题的探索。实际上,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兄弟党”的援助无论是从理念上、行动中都体现了广泛的世界情怀和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道路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上海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高立伟教授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种整合国家、市场、社会等全要素的全新道路,是一种深层次的制度实践范式,也是一种西方现存理论和话语还无法解释的新实践、新形态、新文明。在中国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场域和治理体系下,必然会面临“长期执政”与“现代治国”的挑战。由此,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就成为一个重大时代课题。面对执政党内部治理的新情况新问题、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急剧转换、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变革等诸多领域带来的挑战,作为百年大党,中国共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根本的历史经验在于,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持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不犯颠覆性错误。
新葡萄8883官网张放副教授认为,第一个历史决议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基于本土实践而形成的全球性视野。第二个历史决议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基于追寻国家现代化目标之上的全球性视野,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第三个历史决议诞生之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已经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与此同时,国际局势呈现出复杂化特征,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存,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涌现,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因此,在第三个历史决议中,中国共产党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这实际上是通过全球性视野来理解和界定中国道路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显示出中国共产党在全球化时代的从容与自信。
(张舒王宝珠)
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高晓林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也是党的责任担当。一百年来,我们党不仅始终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主心骨和顶梁柱,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最恢宏史诗,还始终胸怀天下,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必将载入人类文明发展史册的卓越贡献。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为世界现代化进程开辟出崭新模式。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普遍规律和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殖民扩张和所谓“现代化示范”,中国被迫走上了漫长崎岖的现代化道路。历史证明,照搬西方各种现代化方案,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无法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指明了实现现代化的新方向,但在具体革命实践中,我们党也逐渐认识到,苏俄模式也不可教条式照搬。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完成了历史性跨越,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党领导中国人民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大国发展为工业大国,从封闭半封闭走向全方位开放,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的深刻转变,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中国的成功实践表明,现代化道路并非固定、唯一,不同国家基于历史文化、基本国情等的不同,选择的现代化道路也会不同。中国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途径,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化”的神话。正如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所说:“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让世界社会主义焕发了新生机。
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社会主义产生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的参天大树在中国这个世界东方大国根深叶茂。特别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继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社会主义史上又一成功范例,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根本变化,极大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苏东剧变这场政治地震,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在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以铁一般的事实终结了“历史终结在资本主义”的谬论,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坚定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立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充分检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在中国得到充分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引领世界社会主义不断走向光明。
三、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新智慧。
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1840年后中国人民饱受外国侵略之害、战火蹂躏之苦,更懂得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弥足珍贵。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将“和平的基因”深深地镌刻在政党文化中,始终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向世界公开宣示“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也促进世界的和平和自由”“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坚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向世界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爱好和平,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同时也尊重他党他国的独立自主。
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高度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坚定维护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积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带动周边及贸易伙伴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强大引擎;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在国际事务中秉持公道、伸张正义;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为促进亚洲及世界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提供新平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呼吁各国抛弃过时的冷战思维。
中国共产党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者为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教授)
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赵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这一重大科学判断,从新的历史高度和理论高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了理论概括,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与规律的认识。
一、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如何产生的。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逻辑来看,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三个历史统一”。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飞跃的理论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来看,彰显“两个结合”的思想理论形成机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理论概括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就要把握“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要求,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逻辑来看,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五个是”的视角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科学内涵,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正是从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的实践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彰显了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时代精神标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二、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如何判断的。
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实现了飞跃,关键在于新的理论主题、新的基本范畴、原创性理论贡献等思想要件的系统发展。之所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理论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理论主题更加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科学判断和总结,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时代课题驱动理论创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题更加拓展和鲜明,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了理论概括,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核心内容更加系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十个明确”,围绕三大时代课题,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总任务、主要矛盾、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总目标、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形态更加完备、科学体系更加严密。
原创性概念和理论更加丰富。从思想标识来看,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原创性贡献的思想标识。从概念和理论来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人类文明新形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施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从严治党等,都是具有原创性的概念范畴、时代命题,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的创新发展。
三、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有何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具有重要的文明意义。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们改变了“文明蒙尘”的历史叙事,让世界知道为人类文明做贡献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不仅彰显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形成了文明史的叙事话语,更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文明自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导,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新时代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展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图景。这就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史、人类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由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将党的创新理论纳入文明史视野,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教授)
中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创造性贡献
丁冬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精辟概括了中国道路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指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但在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奋斗历程中,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失败了,西方发出了“历史终结论”的欢呼。所谓“历史终结论”,就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发展道路是失败的,自由主义指导下的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将是人类的唯一发展道路,西方制度将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成就,用铁的事实终结了这种“历史终结论”。
中国道路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成功,根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三次飞跃。这三次飞跃的共同特质,就是都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人民民主专政”创造性地发展、丰富了“无产阶级专政”。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贡献,其中的一大贡献,就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
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进程,是在全世界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的,社会主义的现实进程却是最先在俄罗斯、中国这样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预想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列宁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就应该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专政。毛泽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基础上,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创造性地提出在中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相对“无产阶级专政”,更适合当时中国基本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各阶层人民的大团结”,为我国社会进步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创造性地发展、丰富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以交换方式为标准,科学预测了人类社会历史会经历的三大形态。第一大社会形态对应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前资本主义社会,第二大形态对应以货币、交换价值等为基础的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第三大形态就是共产主义社会产品经济阶段。第二大形态对应的人类社会历史阶段,是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但马克思并没有明确阐释在此阶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别。人类不可能由局部的、有限的自然经济,一步发展到共产主义的产品经济,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商品经济,即以交换价值为基础的市场经济阶段。因此,就存在一个社会主义如何科学定位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之所以走了一些弯路、犯了不少错误,就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认识不清楚,而其核心又是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究竟处于马克思所论述的人类历史发展形态的哪个阶段,认识不清楚。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鲜明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我国今天已经是社会主义,但并不是以货币、交换价值为基础的高级阶段,而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同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富起来创造了前提。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发展了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不仅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如“精准扶贫”,而且针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人类全球化发展新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随着人类生产力发展,“无产阶级专政”将为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当时也无法预料,在社会主义实践进程中,将出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并存的历史阶段,因而也不可能提出相应的指导理论和策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以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宏阔视野,科学地解决了这个历史阶段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课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性发展。
(作者为新葡萄8883官网教授、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澳门新葡萄新京8883not分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