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陈红娟教授做客新葡萄8883官网“名家讲坛”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10-26浏览次数:333

2021年10月13日,新葡萄8883官网“名家讲坛”第十一期顺利开讲。华东师范大学新葡萄8883官网陈红娟教授应邀作“《共产党宣言》汉译本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专题讲座。讲座由新葡萄8883官网宫维明副教授主持。


陈红娟教授从为什么《宣言》会在中国传播?《宣言》在中国怎么被不断地翻译?《宣言》在中国呈现出哪些文本样态?三个问题聚焦展开讨论。

20世纪初,儒家经典地位的崩坏,儒家传统文化与政治权力的脱钩,儒家思想遭到全面的批判。西方新知识体系全面涌入,输入、阅读和引用新知识、新理念成为潮流,知识权威呈现多中心的碎片化状态。彼时,无政府主义、民生主义、国家主义、先验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英美经验主义、实用主义等“主义”泛滥,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历史语境。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不断地被翻译,1899年至1919年间有17篇文章涉及《宣言》译本,1920年至2009年间共出现了12个全译本。而在《宣言》进入中国的三条路径(欧—中、日—中、俄—中)中, “日—中”路径占据主流,据统计,在1903年《宣言》的日文著作的中译本达187种。


陈红娟教授列举出丰富的史料,介绍了五四前后各个时期的《宣言》译本翻译背景、文本样态与传播情况。从《宣言》进入中国语境初期的转译文,到1920年没有序言、没有注释的全译本,再到2009年7个序言、附加7个序言、45个注释的全译本,其文本样态越来越丰富,不同的《宣言》译本见证了中国人对《宣言》之解读不断深化的过程。

1920年前,《宣言》的早期传播主要为五类主体,包括了传教士、资产阶级改良派、无政府主义者、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及先进知识分子,呈现出非主观、有意图地进行直译与转译的特征。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对《宣言》的翻译、出版一改以往存在的“多样分散”的“自由行为”,上升为“统一集中”的国家行为。翻译行为规范化和组织化,集中全国专家学者的力量,摒弃个人翻译的种种弊端,技术层面更加科学化,翻译与研究并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翻译水平大幅提升。接着,陈红娟教授就马克思主义术语的中国化进行了探讨。

最后陈红娟教授认为,《宣言》在中国的阅读群体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由马克思主义传播初期的精英知识分子,中共建立以后由党内高级干部阅读,建国后对马恩原著的学习,从干部扩展到普通民众。

《宣言》在中国的翻译史与阅读史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真理在中国“发光”的历史。自1899年《宣言》被译介到中国,中国人就开启了不断地翻译、阅读《宣言》的新征程。《宣言》的不断地被翻译、阅读见证了中国人认识、接受社会主义的过程,见证了时代变迁下,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地追求理想、坚定信念的历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不断精益求精、与时俱进的历史。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陈红娟教授详细地回答了师生们有关提问,就《宣言》翻译过程中如何看待客观存在的误译问题、多语言问题,民间翻译的兴起,翻译人才培养系统以及对《宣言》理论的实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讲座在热烈讨论的氛围中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陈红娟教授本次讲座以《宣言》的翻译史和阅读史为主线,富有丰富详实的史料、主题鲜明、视角独到、学理逻辑强。参与论坛的师生纷纷表示,陈红娟教授关于《宣言》汉译本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的解读令聆听讲座的师生受益良多,引发了更多的学术思考。